27
2025/09
分享
素业茶院探秘白沙溪:安化黑茶技艺与文化的知行淬炼
发布时间:
2025-09-27 18:00
来源:
9月26日,由素业茶院主办的首届“师带徒”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实地研学活动在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齐聚这家中国黑茶标志性企业,在秋日的茶香中,开启了一场为期四天、融合黑茶历史、工艺与品鉴的深度研学之旅。
(合影留念)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研学聚焦安化黑茶的文化根脉与技艺精髓,通过实地走访、专家授课、动手实操与品鉴交流等多种形式,系统构建学员对安化黑茶的立体认知。
首站,学员们走进白沙溪黑茶文化博物馆,宛如翻开一部厚重的茶史长卷。从唐宋时期的“渠江薄片”,到明清之际边销茶的兴盛,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历史中不乏动人篇章,清代名臣陶澍将安化茶进献道光皇帝,获赐“天尖茶”之名,奠定其尊贵地位。当年左宗棠尚未出仕时,曾在安化担任私塾教师八年,深入研习茶政茶务,为日后治理西北、推动茶贸埋下伏笔,他与陶澍的相知相惜,亦成为政坛佳话。安化黑茶的卓越品质,离不开其独特的自然禀赋。这里地处北纬30°黄金产茶带,广泛分布着六亿年前的冰碛岩。岩石风化形成的“烂石”土壤,富含矿物质,透气性佳,恰如《茶经》所言“上者生烂石”,赋予安化黑茶醇厚耐泡的底蕴。
随后,大家走进白沙溪新老厂房,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的交融;漫步资水岸边,静听茶路往事;驻足千两茶晾晒场,目睹“世界茶王”在时光中缓慢转化,茶香弥漫,意境悠远。
研学更强调“知行合一”。在后续行程中,学员们将亲手参与千两茶、十两茶的踩制、捆扎与晾置,体验阳刚协作的制茶智慧;深入高马二溪、九龙池等高海拔茶园,考察群体大叶种茶树与生态种植模式;参访代表性茶企,把握产业现状。配合《安化茶文化》《传统工艺解析》《感官审评》等专题讲座,学员们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品鉴体系与市场认知。擂茶体验与多轮品鉴会贯穿其间,实现眼、耳、手、鼻、舌的全息感知。
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行走,更是一场精神层面的回归。学员们在白沙溪的土地上,读懂了一片茶叶所承载的经济脉络、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随着“师带徒”机制的持续深化,这批兼具文化底蕴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茶人,必将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让安化黑茶的故事流传得更深、更远。